

倒裝源安全防護與應急方案
針對工業輻照企業,倒源操作是指加源、退源、倒源及源在源架上的位置調整活動。而在日常工作中,由于現代大型輻照裝置都實行了自動傳輸系統,所有人員均在控制區以外,在正常工況下可不予考慮其潛在的照射危害。所以,在倒源操作時的潛在照射是構成輻照企業工作人員受照劑量的主要因素,為此必須十分關注倒源安全?,F在以加源為例說明(退源比照)。
一、加源準備工作
加源前,企業應成立加源領導小組,由企業法人代表為組長,環保、公安等為副組長,各職能組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負責全面工作,下設聯絡組、保衛組、安全防護組、操作組和劑量組。加源計劃應事先得到環保部門的批準。
1、各職能小組職責是:
a.聯絡組:負責對外聯絡,向主管部門遞交申請報告,辦理放射源準運手續、運輸引導、接待等工作。
b.保衛組:負責放射源運輸過程中的引導、現場警戒、安全保衛等工作。
c.安全防護組:負責加源前環境輻射水平調查,體檢,個人劑量計發放,加源中劑量跟蹤監測,安全指導,應急處理以及加源后環境輻射水平調查及儲源井水的采樣工作,醫學對比檢查和加源個人劑量報告等工作。
d.操作組:應明確分工,有專人負責源罐的卸車、沖洗、裝車、起吊等,有專人負責按指定位置裝卸鈷源。還應有專人負責照明燈具。
e.劑量組:確定加源方案,負責加源后的劑量測定,包括劑量重現性試驗及安裝、鑒定工作等。
2、準備和檢查
對于每次加源操作,都要提前兩個月進行準備工作。這些工作包括申請許可輻射水平調查、源活度確定、源井檢測、凈化(或動態更換)、安全裝置的試驗以及人員的分工和培訓、吊車載荷試驗、照明、醫療準備、運源車的線路等。在實際操作之前十天內,至少要進行兩次以上的演練,包括應急預案的演練。
3、操作培訓的預演
參與加源的工作人員需要經過培訓,持證上崗。除對他們經常進行理論和防護知識的培訓外,還需有不少于兩次的模擬源操作技能的培訓,員工熟練程度的提高可以大大縮短源罐操作的時間。合理分組,可以減少個人的劑量負擔,在安全深水中(基本保持本底水平)進行源棒操作,作為重要的條件,井水的潔凈度和適用的操作工具,對降低輻射受照水平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加源過程控制
為了取得更真實的操作劑量,所有在現場工作的人員都應佩帶個人劑量計,有條件的同時還要佩帶直讀式劑量筆。操作人員要穿專用的防滑膠鞋,井上作業時需系安全帶,工作服內不能攜帶任何與源操作無關的物品進入輻照室內。要確保有兩臺以上經過(國家計量單位)鑒定的輻照劑量探測儀(要有報警功能)在現場監視空間劑量值,其自動報警應是開啟狀態,報警閾值不大于101Sv/h,有專門的劑量監控人員,應按時記錄數據,這些數據檢測位置應包括:操作人員操作位、以源為中心的四周、輻照室內日常監控布點以及操作工具的桿頭。在水中操作源棒時,每一次源棒位移,主要是上升時,儀器都要在操作手旁(不大于1m)監視,尤其是在排布源架最上一排源棒時,不熟練的操作員有時會將源棒提的過高,安全監控人員應及時給予提示
三、源罐操作程序
(注:參照 NORDION企業標準,特例參考,不做標準模式)
1、準備要求
起重機械:起吊工具的安全載荷必須大于運輸源罐,包括從運輸車輛上裝卸源罐的汽車吊,還有輻照室進源間的行吊,考慮到安全系數,其標稱起吊負荷應留有余量,以確保安全。比如吊鉛罐要大于8t,貧鈾罐要大于5t。
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所有在場人員都必須佩戴個人劑量計或輻射監視儀。在室外從汽車上裝卸源罐時,四周必須設有警戒線,而進入輻照室后,應有專門的門衛控制人員進入,必須進入輻照室工作的人員事先要登記和發放進入許可牌工作之前,一定要明確各現場人員的工作職責,每一個人要明確負責那一項工作,尤其是負責現場指揮現場機械的操作,以及應急程序的實施。
2、卸載程序
a.在卸載源罐之前,要監測儲源井水和井底沉淀物的各項指標,以及水的透明度,如果發現涉及操作安全和人員安全的問題,應立即停止操作。
b.確認源架在安全的位置上,去掉進源間水泥屏蔽塞。接軟管用水沖洗源罐去除表面泥土、灰塵。
c.卸下源罐頂部中央的排氣孔螺栓。
d.卸下用來固定源罐在底座上的螺栓。
e.擰松八枚用以固定源罐蓋子的螺栓。切忌完全卸下,松動間隙不大于3mm。
f.用一長繩索連接運輸源罐的蓋子,緩慢的起吊直到它被松動,但要確保不能將源罐吊起,下面塞子要保持原位。
g.將兩根起吊源罐的繩索正確連接在相對的兩個源罐的起吊環上,中間用長些的繩索連在源罐的屏蔽塞上,連接源罐的繩索掛在起重吊鉤上。
h.緩慢地將源罐吊入水池,直到源罐的上端在水平面上大約15cm停止。
i.保留源罐蓋子上相對的兩個螺栓不動,卸下其他六個螺栓,并確保留下的兩個螺栓能用手擰動。
j.如果有必要,再接一根控制罐體旋轉的繩子。(警告:當源罐一且入水,蒸汽和熱水會從排氣孔中噴出,人員應站立遠處。)
k.將源罐降至水池底,注意要和源架或其他設備保持安全距離。從吊鉤上卸下源罐吊索將其牢靠地拴在水池的護欄上。
l.用水下套筒工具,卸下屏蔽塞最后的兩個人螺栓,直到它們完全脫離。
m.緩慢吊起源罐蓋子,使源籠出現。
(注意:當從水池中向上吊起任何物體時,必須保證有經過校準的輻射監測儀表在現場監視,以防任何放射性物質被意外帶出水面。)
n.使用花籃工具,將裝源花藍從罐腔中吊出,并放置在離源罐較遠的水池底部。
o.重新裝上源罐蓋子。
p.重新將源罐吊索掛在起重吊鉤上,將源罐緩慢吊出水池,當罐體底部的排水孔離開水面時停止,讓罐體內的水充分排出。
(注意:起吊源罐時,觀察監測儀表是否有異常輻射水平。根據安全原則,任何從水井中吊起的物體都被視為有放射性沾染的,除非經過了測量儀器證明它沒有被放射性沾染。操作監測儀器要精心、細致。)
q.當空源罐被吊到運輸底座上時,將兩根較短的源罐吊索從吊鉤上卸下,較長的繩索依然保留在屏蔽塞上,吊起屏蔽塞,使源罐內腔露出,用纏繞在棒上的布徹底地擦拭內腔和屏蔽塞內表面,做放射性沾染的常規擦拭試驗(警告:當進行次類操作時,你必須保證總有一臺準的輻射檢測儀在工作現場。)
r.在從水池中取出所有的工具和設備時,都要小心用儀器監視整個過程,每一件工具、每一樣設備要一個一個地取,并掃描其有否放射性沾染,然后用吸水能力強的材料將它們一一擦拭干凈。
(注意:首先假定擦拭中包含有放射性沾染,所以在這項操作中要求戴防護手套。無論結果怎樣,都要將擦拭物完全放人一個塑料袋子里。)
s.當工具和設備都擦干后,將擦拭材料馬上放人可封口的塑料袋里,袋上貼上標簽,注明擦拭的日期、輻照裝置序列號被擦的都是什么工具和設備
t.移交所有運輸源罐的文件。
u.將源罐安放在運輸底座上,用4個螺母緊固。
v.從源罐上去掉所有的起吊設備或物體。
w.將源罐蓋子用螺栓完全緊固。
x.將六角排水孔螺帽和兩個排氣孔螺栓安裝到原來位置。
y.將縫隙屏蔽和金屬防熱罩恢復原位。
3、發現可疑的放射性高水平請立即按下列程序進行:
a.不要試圖清除可疑的放射性沾染。
b.人員撤離可疑高放區域,以防放射性污染的擴散,豎立禁止進入的警告標志。
c.監測所有在場的操作人員是否被放射物質沾染。
d.通知輻射安全部門處理。